您好,欢迎访问新利体育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86 0000 88888

新利体育

新利体育新闻

xinlitiyu

联系我们

新利体育
联系人:陈经理
手 机:13988888888
电 话:+86 0000 88888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母婴知识

您的位置: 新利体育 > 新利体育新闻 > 母婴知识

新利体育母婴知识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1-18 18:09人气:

  选取在我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生产200例产妇,所有产妇都是初产妇,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在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和同意基础上,随机把母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家庭背景、文化知识水平、分娩方式、婴儿情况和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护理都在病房中产妇的床旁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内容包括婴儿沐浴、游泳、抚触、臀部护理、脐部护理、相关药物注射、换尿布等,相关的健康与护理知识宣教、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让产妇准确掌握对婴儿的护理和喂养技巧;护理人员进行示范操作,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参与护理操作。护理知识宣教的内容有母乳喂养优点和相关注意事项、产妇保护方法、产后的营养指导、产褥期产妇会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技巧、更换尿布技巧、婴儿预防接种相关注意事项、区分婴儿常见生理和病理现象和相应处理措施等。住院期间床旁护理1次/d,每次护理的时间半小时左右。

  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每天由护理人员把婴儿抱到专门的沐浴室集中沐浴,进行脐带消毒,抚触婴儿,在治疗室集中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进行集体的讲解,内容和观察组相同。

  使用我院产科制作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满意程度调查问卷的内容有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等满意程度,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并根据母婴护理相关内容设计20道选择题,对产妇及其家属对婴儿护理方法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掌握:80~100分,基本掌握:60~79分,未掌握:小于60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传统的母婴护理方法对产妇采取分段护理服务,产妇与婴儿实现分开护理,分段分离护理使护患之间产生了隔阂,护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够人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产科护理服务也不断的改进,母婴床旁护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以人为本,婴儿和产妇不需要分离,可以有效解除产妇担忧心理;而且母婴床旁护理加强了产妇及其家属的参与度和监护权力,尊重产妇及其家属的选择与相关权益,保护了其隐私,人性化的满足了个性需求,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而且通过精心的护理和相关健康教育,增强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信息,加强了护换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明显提高了护理满意程度。

  母婴床旁护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护理人员进行讲解和护理操作示范,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互动,促进和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更快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性护理,逐步的提高产妇及其技术对护理方法的认识与掌握,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指导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母婴床旁护理,采取专业的精心护理,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和婴儿护理方法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产科护理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

  [1]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自2010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不断深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满意度也在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本文收集2013年1月~12月于我科收住的产妇800例,其中分娩560例,剖宫产240例,年龄20~40岁,身体健康无并发症,住院时间在3d以上,均实行母婴同室,健康指导。要求护士对产科相关知识了解全面,专业操作技术熟练。沟通协调能力好。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睡眠质量成为衡量人们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若患者睡眠不好,则可影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病死率升高[1]。因此,产妇的睡眠好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母婴同室能增加母婴接触,有利于按需哺乳,有利于母乳喂养,保护了母亲安全,降低了母婴病死率,提供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求,促进早日康复。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很多精力和体力,产后要照顾婴儿及自身身体需要调适,以利于康复。产妇作为特殊的人群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因此,在保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要做到不干扰产妇的睡眠。现总结如下: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出现某些特殊的心理反应和情绪改变,到了母婴同室,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经管护士予热情帮助介绍。剖宫产产妇要承受更多的不适,保留尿管引起的不适及饮食的要求和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睡眠更差。在宣教过程中,根据对产妇的评估,指导产妇及家属身临其境共同参与,使产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不安和焦虑,减少产后抑郁。教育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坚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同时应有正确的哺乳姿势,含接姿势,喂奶方法,减少由于过度充盈引起疼痛,影响睡眠。重视护理,产后30min内即给新生儿哺乳(早吸吮),每次哺乳前要清洁,如有凹陷及时纠正。学会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5%碘伏棉球外阴擦洗,2次/d,要勤换内衣裤,勤梳头,勤刷牙,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婴儿的护理常识,帮助产妇及家人树立育婴信心,讲授育婴技巧。指导产后锻炼,如进行抬腿运动,仰卧起坐运动和缩肛运动等,培养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让产妇感受到回归自然的家庭般温馨护理,无后顾之忧,减轻心理负担,促进睡眠。

  睡眠环境与好的睡眠密切相关。首先保持病区安静。休养室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光线℃。严格探视陪侍制度,护理操作或查房应集中进行,做到四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减少噪声,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加强睡眠知识宣教,提高睡眠质量。

  指导产妇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情绪,增强其自身心理和身体调适。通过护士发自内心的爱送去祝福,使护患交流与沟通更畅通。减少产后忧伤和焦虑等不良刺激,而影响乳汁分泌,增加心理负担,影响睡眠。剖宫产产妇多关心干预,术后药物镇痛能有效减轻伤口疼痛,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内容包括婴儿脐部及臀部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告知对新生儿抚触的好处及方法,婴儿的一般护理知识,预防接种内容等。指导产后锻炼,产后用药注意,产后避孕知识,产后复查及咨询等。产后合理营养,注意荤素搭配,还要多喝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母婴的营养和生理需要,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教育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承担起护理婴儿的重任,保证婴儿健康成长。睡眠作为临床上衡量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与生理和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2]。让产妇安心休息,来自丈夫和父母及家属的帮助和支持尤为重要。

  通过母婴同室的主动护理,责任护士对产妇身心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病室内时间的增加,使责任护士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在与产妇的沟通交流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这就督促护士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使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知识及基本的婴儿护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增加了产妇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同时母婴知识,与家人共同参与的过程,促进了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20名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护理小组,试验组共11名,设1名母婴专科护士,并对护理小组进行培训,实行床位包干;对照组共9名护理人员,不设母婴专科护士,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个护理小组独立护理产妇的时间及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出院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平均独立护理产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模式的改变,使产妇认可护士的劳动,其综合护理能力得到提高,母婴专科护士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领域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专科护士的职能归纳为临床实践、护理研究、护理教学、护理会诊、护理管理及变革[2]。2010年1月,卫生部指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第一批试点病房,依据卫生部的指示精神,分析了我科的护理管理特点设立了母婴专科护士,在优质护理开展过程中积极参与护理模式的改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我科为母婴同室特需病房,共有30个病房。将我科20名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护理小组,试验组分管17个病房,对照组分管13个病房。试验组护士11名,均为女性;年龄22~27岁,平均(23.80±1.45)岁;学历:本科5名,大专6名。对照组护士9名,均为女性;年龄22~26岁,平均(22.85±1.37)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5名。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方法,即责任护士只负责临床护理,治疗及处理医嘱由其他人负责。试验组设母婴专科护士1名,负责对本组护理人员进行母婴专科理论知识、方法技能操作方面的培训,达到全组人员全面掌握护理知识及技能后,实施床位包干制护理。介绍如下:

  1.2.1业务培训母婴专科护士教会小组护士协助产妇回室后的第一次母乳喂养,做好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术后及产后第1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做好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教会产妇产后操并督促其完成,2次/d,为新生儿沐浴。

  1.2.2床位包干制孕妇入院到出院由一个责任护士负责(白天),包括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治疗护理。完成包干床位患者全程治疗、护理及一般资料的收集,病历整理、归档等。本病房的危重、疑难及特殊孕产妇由专科护士负责,扁平或凹陷的孕产妇请专科护士会诊。

  1.2.3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母婴专科护士带领小组护士到床旁进行交接班,重点查看新入院、分娩后、剖宫产术后及危重患者的治疗、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做好病房孕产妇的交流沟通,了解孕产妇对护士的技术和服务的满意度。做好本病区产妇扁平、凹陷的矫正,解决扁平、凹陷产妇的母乳喂养问题,如:协助母亲扁平、凹陷的新生儿吸吮母乳,胀后指导床位护士按摩、正确挤奶的方法等。

  1.2.4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每周1次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上午4 h全院母婴同室巡房,每次巡视产妇60人次左右,解决肿胀,指导喂奶姿势,协助母乳喂养,扁平、凹陷的矫正指导,饮食指导等;进行护理会诊,下午3 h门诊坐诊,解决门诊挂号患者的问题,如:出院产妇的乳胀、乳少,扁平、凹陷的矫正方法,及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等。

  1.3评价指标出院产妇的满意度调查,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两组护理的住院产妇各1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比较两组护士独立护理产妇的平均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1孕产妇及家属认可护理人员的劳动试验组设置母婴专科护士开展床位包干,使孕产妇及家属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教会小组护士对扁平、凹陷的产妇如何矫正,协助其哺乳,指导乳胀者按摩其,指导正确的挤奶方法,督促吸吮,提高母乳喂养率等。小组护士个人被提名表扬人数及人次增加,孕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表1显示,试验组出院产妇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2医患关系更和谐通过母婴专科护士的指导,试验组的护士对服务对象的性格、要求、病情、治疗、护理能很好掌握,能及时指导治疗,使小组护士获得价值感、自豪感。

  3.3护士能力得到提升试验组的护士经过母婴专科护士的带教,能独立护理产妇,能提前胜任责任护士的角色。表2显示,对照组独立护理产妇的平均时间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

  3.4改变小组护士的“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母婴专科护士以身作则,以优质护理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基础护理,积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带动小组护士参与病区管理,增强了责任心。专科护士加强护士服务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自己与服务对象沟通时带着小组护士,提高其为服务对象服务的本领;专科护士门诊的开设,满足了孕产妇的个性化要求,使孕产妇得到高质量、专业化、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身心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使护士看到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了进取心。

  专科护士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科知识水平及技能,才能对专科病人及家庭成员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制定管理专科疾病和增进健康的护理计划,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护理[3]。有研究显示,专科护士的设立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在提供高素质和成本效益护理服务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4]。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运用,使专科护士在临床一线起咨询、指导作用,其权威地位得到认可[5]。专科护士提供的专业化护理服务,弥补了常规医护工作的不足。

  [2]李华,黄惠根,黄蝶卿,等.专科护士组织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08-610.

  [3]周佩如,黄洁微.广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62-1164.

  [4]何巧玲,刘翠青,张红.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2046-2048.

  [5]曹轶.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2):385-387.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2个行政班89名学生实施教学研究,实验组(CBL教学组)44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45人,两组护生授课教材、教师、学时及教学进度相同,其年龄、实验前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2实验组教师主要采用CBL教学法,辅以讲授式教学。具体程序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筛选临床典型病例;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情设计若干核心问题,问题难度呈递进式。如在学习产后出血患者护理时,可提出该患者是不是发生了产后出血?如果是,引起该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产后出血还有哪些因素?作为产科护士你将如何对该产妇进行抢救和护理?教师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将病例和问题到每个学生的空间。实验组同学按照5-6人为一小组,课前根据问题去收集、整理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写出汇报材料。课堂上教师根据相关病例,以问题为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讨论兴趣,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拨,答疑,最后精讲本小节重点内容。

  1.2.2.1考试成绩评价课程结束后,两个班由学校统一组织期终考试。考试试题从试题库随机抽取,共100分,包括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50分)和分析应用题(50分)。总分大于、等于60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1.2.2.2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和评价。当场发放89份问卷,收回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判定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1学生成绩比较实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应用题以及母婴护理考试的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学效果评价比较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和沟通交流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母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以及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状态的临床医学学科。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填鸭式”,在规定的学时内将大量的信息传授给护生。护生学习过程中常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具体病例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教学改革过程中,CBL教学法被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CBL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病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病例,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将病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母婴护理学》应用CBL教学法,护生学习能力和成效都有很大改善。

  3.1C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表一显示:实验组护生不论基础理论的掌握,还是临床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C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的教学热情:

  (1)采用CBL教学法,教师要主导、驾驭好课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课前要科学严谨地设计教学流程:规划好母婴护理相关章节的重点与难点,精选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合理设置恰当的问题,这样环环相扣,逐步引导护生进入课堂的主题;其次,教师不仅要牢固掌握母婴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妇产科临床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护生答疑解惑;再次,教师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善于激起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规范引导护生。

  (2)CBL教学中护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其是课堂的主体。这便要求护生:首先,课前要预习课本知识,根据教师布置的病例和问题查阅母婴护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资料积累知识;其次,课堂中分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讨论过程其实也是学习思考过程,同学间可以相互学习。让护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讨论产后出血时,知道什么因素会导致产后出血,针对病因止血的方法,如何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如何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等等。从而逐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C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课堂而不是主讲,循序渐进,积极引导,促进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护生主动探索性地学习知识,通过汇报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好/ !/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课堂气氛的活跃、师生信息的交流反馈,均有利于激发护生对母婴护理的兴趣,提高其理解分析能力。因此,使用CBL教学法,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3.2CBL教学法应用于《母婴护理学》的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界广泛认同“: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从表二结果可以看出:CBL教学法在《母婴护理学》教学中有明显帮助。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其有以下几个优点:

  《母婴保健》是我校针对助产及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考查课,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因学生主观上对于考查课不重视,教师上课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偏差。因此,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教学,以期望找到适用于母婴保健课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们学校所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母婴保健》,由杨玉杰主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妊娠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新生儿期、婴儿期的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阐述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强调保健目的,重点介绍保健措施及常见疾病预防。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母婴保健课的课时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选取我校2012级4个普通护理专业班级学生108人,12护士1班和2班54人为对照组,选取 12护士3班和4班54人为实验组。在母婴保健授课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妇产科护理学成绩、教学大纲等方面无差异性,为同一教师进行讲授。

  母婴保健是一门与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有交叉的学科,而学生已经完成妇产科护理和儿科护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完成母婴各期的生理特点的复习。在每节课的开始,找1~2名学生担任主讲,详细讲解每个时期母婴的生理特点,让学生变身成“教师”,体验讲课的乐趣,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孕产妇”,你会出现什么情绪?当你作为“孕产妇”,你希望你的家人怎么对待你?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主导课堂。教师进行引导指正。

  讲授时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在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时,尽量以问题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讲解妊娠期保健措施时,提问学生:“孕妇应该吃什么?孕妇应该运动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讲解难以理解的一些操作时,如讲解妊娠期保健操、产褥期保健操、分娩镇痛方法、哺乳方法、预防接种等,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也可以在实验室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动脑,锻炼技能操作能力。

  最后由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教学大纲,完成教学。

  利用教材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能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妊娠期保健课程讲完后,要求学生按照孕妇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饮食原则,列出一天的食谱。考察学生对于妊娠期饮食原则的理解。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查缺补漏,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实验组期末笔试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见表1)。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充分认可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在教学中贯穿多种教学方式的教育,能够锻炼自身的交流技巧,增强与患者沟通的信心,同时,还能增强个体化关怀护理能力,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可见,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使学生能够重视考查课的学习,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1]张洁.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06):502-503.

  摘要:《围产期护理与儿童健康支持》是根据我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产科、儿科护理,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通过模仿实际工作环境,设置情境、案例、角色扮演等方法,学、做一体,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同时兼顾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并注重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职业能力教育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现将我校《围产期护理与儿童健康支持》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及思考简述如下:

  通过设置情境、案例、角色扮演,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当学习异位妊娠(宫外孕)章节时,首先展示一个案例,患者,女,25岁,停经45天,突然剧烈下腹痛,面色苍白,少量出血,急诊入院。让同学们思索讨论,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宫外孕患者的急性出血表现,是妇产科急症之一;利用图片阐释宫外孕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抢救护理要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记忆。再如,当学习产前检查章节时,需为患者进行骨盆外测量,让同学们分别扮演患者,测量出自己的骨盆径线,通过了解自己骨盆的情况达到掌握骨盆外测量方法和径线值的目的。再是利用教学实验室、教学模型来设置一个情境,如模拟分娩过程、四部触诊、胎心监护和新生儿的护理等,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既掌握了相关知识新利体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产、儿科已经成为重要且高风险的科室,有统计指出,产儿科纠纷、事故发生率为医院之最。同时由于母婴的特殊生理属性,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始终贯穿其中,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生硬,易引起家属的反感;同时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未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使其不满而遭投诉。另外,产儿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产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年轻的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及相关保健知识。尤其是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观念,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沟通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教学情境中要注重语言交流,强调用语准确恰当,不要用一些忌语如再见、欢迎您等;语调、语速适中,通俗易懂,同时还可配以非语言沟通,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触摸等,让患者及其家属能明白护士所传授的内容,使患者增加安全感,缩短彼此的距离,减少误会及冲突的发生。可利用临床上成功的例子加以引导,教会学生一些交流沟通的技巧,如在学习产后母婴护理时,产科护士需为产妇做母乳喂养宣教,要用通俗的语言,尽量少用医学术语,用温和的语调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喂养的重要性并动手演示,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再如,有一位临产的初孕妇,即将为人母,既兴奋又紧张,责任护士主动与其沟通,充分了解她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介绍科室的环境、设备,医护的技能和整个分娩的过程。听完护士的介绍后,这位初产妇的眉角一下子就舒展开来,并于当晚积极配合助产,顺利地分娩出一个男婴。

  在临床实际工作(包括产程观察、接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复苏、婴儿护理等)过程中,若责任心不强,就会造成观察病情不细致、母婴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等情况。例如一名产妇产后2小时回病房,助产士与病房护士交接病人,在病房护士按压病人的子宫时,出血约500ml,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才使得病人转危为安。这名助产士工作有明显的缺陷,在产房观察病人不到位,未按要求15~30分钟按摩子宫,以致造成病人大出血。假如病房护士交接不认真,或者过于相信助产士,后果可想而知。还有的病人由于护士产程观察不到位,致使婴儿分娩于病房、厕所或待产室中,造成母婴的损伤。临床的例子很多,如果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制度,极易出现用错药、抱错婴儿或婴儿滑落、跌伤及婴儿沐浴水温过热导致烫伤等。我们在教学中应时刻把这些内容作为常规渗透进去,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临床产、儿科工作急,产妇、儿童病情变化快,容易造成工作忙乱,解释工作不细致,处理不及时,患者恐惧,家属焦虑,易产生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误解与不满。同时分娩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在教学中,要始终强化安全意识,告诫学生只有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应急能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等,才能防止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我们经常这样教育学生,临床上出现医疗事故,如果是医生的责任,有医疗技术的原因,也有责任心的原因,医疗技术的原因可以谅解,因为医学科学性很强;如果是护士的责任,医疗技术的原因基本上可以排除,都是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而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责任事故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授课时应始终贯穿法制教育,列举一些临床的医疗事故案例,如深圳妇婴医院的感染事件、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多名婴儿死亡案和我们身边的一些案例等。在学习新生儿护理管理章节时,对新生儿的安全管理可联系到临床抱错婴儿、丢失婴儿的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进入临床工作后懂得怎样维护病人及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围产期护理与儿童健康支持》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上述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更加积极认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了职业感受力,理解了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树立了职业风险意识,让学生感悟到在产儿科这个特殊的护理工作环境中,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和家属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而教师的任务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护理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要积极进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1]石一复 周郁鹤 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05。

  [2]唐弋 子桂云 郑丽娜 等 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1):650。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ted National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到纯母乳喂养能满足 6 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明确了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

  50%的目标,并提出了加强爱婴医院建设管理,完善和落实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母乳喂养的策略。但近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下降的趋势[2]。但目前全球各个国家的纯母乳喂养状况不容乐观,和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时间还有一定距离。黄秀永调查发现[3],德保县农村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40.74%,影响因素主要有风俗习惯,因做农活不能保证哺乳时间,母亲外出打工,内陷、扁平,自觉乳汁不足、担心营养不够等,因对婴儿护理不当而发生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等。本文对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进行调,旨在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和重视,对婴儿进行科学喂养,减少母婴并发症,以促进农村初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正常生长发育。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6月,对在德保县人民医院、城关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6例,入选标准:①入院后2 d内;②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年龄21~32岁,平均(25.66±2.71)岁,职业均为农民,学历:小学15例,初中53例,高中48例。

  1.2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经专家审阅、修改。该调查表在正式发放问卷调查表前进行预试验,结果а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5。该调查表内容有: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知识来源等4个方面。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包括:正确哺乳姿势、如何预防溢奶、什么叫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有哪些优点、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添加辅食原则、婴儿用的餐具多久应消毒一次、婴儿口腔护理方法、脐部护理方法、婴儿正确洗澡方法、正常婴儿每天大小便次数、预防臀红方法等13个问题。在认知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知道(从未听说过)、不知道(听说过但不一定正确)、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正确但不完整)、完全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完整、正确)。在需求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非常需要,均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 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认知和需求越高。获得知识来源设有医护人员、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新利体育杂志、朋友、同事,可多选。在调查表前,向调查对象说明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问卷调查表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0%。

  1.3评分方法 认知评分方法:13项内容满分为52分,46~52分为优秀,36~45分为良好,31~35分为及格,

  农村初产妇对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良好8例(6.89%),及格14例(12.09%),不及格94例(81.03%)。需求情况:需要84例(72.41%),不需要32例(27.59%)。知识来源: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60例(51.72%),通过医护人员获得6例(5.17%),无任何来源50例(43.10%)。

  婴儿尤其是刚出生的新生婴儿,由于各个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适应能力差,而生长发育速度快,需要的营养又多,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不良;同时,因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只有IgG,机体免疫功能差,如果护理不当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国内报道[4],纯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预防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住院。李凡报道[5],来自农村的新生儿患败血症以挑马牙感染、挤压乳腺致蜂窝组织炎、皮肤烧灼伤为主。婴儿的喂养和护理完全依靠其母亲及其他照顾者对喂养和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执行率。杨巧玲报道[6],初产妇产后1 w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有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社会支持等,产妇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她们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高。知识是行为的基础,只有产妇及其配偶、家人掌握科学的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才能支持并做好婴儿科学喂养和正确护理婴儿,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不及格率高达81.03%,总需求率为84.48%,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占51.72%,通过医护人员学习的仅为5.17%,而无任何来源占43.10%。由此说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缺乏,需求率高,部分无任何知识来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没有任何团体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有关婴儿科学喂养及护理知识培训;②基层医院开设的孕妇学校没有这方面知识。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偏低,除了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外,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程度,改变观念,提高她们对婴儿科学、合理喂养及正确护理方法,对促进母亲身心健康及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现实意义。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出版社,2010:139-144.

  [2]杨梅,刘娜,杨昌友,等.中国西部 5 省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35-1037.

  [3]黄秀永,陆青梅,农玉碟,等.德保县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48-48.

  [4]徐哲,陈华英,黄丽敏,等.母乳喂养与婴儿因腹泻和呼吸道感染住院之间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1,8 (15):2971-2974.

  母亲教育包含母亲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所应接受的成人教育。本文基于成人教育的视野,阐述母亲教育的意义,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层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提出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公益与自费相结合、培训与活动相结合、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母亲教育原则和创建母亲学校、举办母亲教育讲座、组织母亲教育活动、建立母亲教育网络的母亲教育途径。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1]同时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关家庭教育质量的母亲教育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母亲教育包含母亲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所应接受的成人教育,在此笔者探讨的是成人教育视野下的母亲教育问题。

  母亲素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在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等方面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一般素质(作为一位社会公民应具有的素质)和特殊素质(作为一位母亲应具有的素质)。狭义的母亲素质是指母亲这一特定群体养育子女、经营家庭所应具有的特殊素质,包括女性素质(健康的女性心理和良好的母亲意识等)和教育素质(养育子女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等)。母亲教育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即母亲的女性素质和教育素质(见图1)。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是孩子的母育学校,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的教师,母亲教育修养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2]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笔者在山东省8个地市随机选取已婚育龄妇女500人进行母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潜母亲(已婚育龄但还未生育的妇女)、准母亲(准备生育第一个孩子并已怀孕的妇女)和真母亲(已生育子女的妇女),获取有效问卷423份。统计结果表明,虽然调查对象的母亲意识有所提高,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应尽的职责及其对子女成长的重要影响,但是多数母亲对育儿知识处于基本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状态,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3]教育知识的匮乏使母亲常常在家庭教育中处于教子乏力的窘境,教养方式的不当则使母亲往往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阻力军”。所以,提高母亲的家庭教育质量要从提升母亲素质入手。

  在当今社会,女性拥有更平等的权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们可能会因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价值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然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况且养育子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女性并非天生就能驾驭。能否让成性由“潜母亲”顺利转化为“真母亲”,由“自然母亲”逐步成长为“合格母亲”乃至“优秀母亲”,实施母亲教育是必要途径。笔者对山东省母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母亲“为人母”相关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非正式的社会经验学习。如“为人母”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统计结果表明,通过“长辈、朋友等他人”的占33.57%,位居第一,通过“教育讲座和培训”的只占8.57%,而且有15.72%的母亲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与培训。受调查对象基本认同自己需要通过接受培训和指导来提高教育子女的质量,但是自我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愿望不够强烈。所以,重视母亲教育,加强母亲教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母亲教育既不同于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公民教育,也不同于侧重职业能力培训的妇女教育,它关注的是狭义的母亲素质,着眼于母亲意识的提升、母教观念的更新、养育知识的完备和教育能力的增强,帮助母亲由“自然母亲”转变为“合格母亲”。因此,笔者从女性心理、孕期保健、婴幼儿护理、幼儿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母教典范五个层面构建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

  每位女性都可能成为母亲,这是女性一生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作为一位女性,只有了解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健康的女性心理,才有可能结婚成家;只有认识到母亲是女性的天职,女性理当去做母亲并做好母亲时,才会有生育的愿望,才有可能由潜母亲转化为准母亲;只有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女性作为母亲的作用。所以,母亲教育应从女性教育开始,而女性教育重在女性心理教育。女性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其一,女性生理健康教育。了解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生殖健康知识,对自身的生理发展特点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其二,女性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女性人生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其三,女性性别教育。掌握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特点,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其四,女性婚恋观新利体育教育。了解什么是爱,如何科学地爱,培养爱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恋人、夫妻、亲子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

  妊娠是女性的特殊生理过程,对已怀孕的准母亲来说,孕期保健是头等大事。孕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胎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生长发育水平。因此,应当通过适宜的教育使准母亲了解正确的妊娠、分娩知识,理性的克服孕期生理、心理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平安度过妊娠期,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母亲应知应会的孕期保健知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其一,孕期膳食营养。了解不同孕期的膳食需求和科学烹调方法,知道如何科学摄取食物,避免膳食构成失调。其二,孕妇身体锻炼。了解不同孕期孕妇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身体锻炼项目和作用。其三,胎教的实施。了解胎儿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常见的胎教类型及实施方法。其四,围产期保健。了解孕妇分娩前后的生理特点、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新生儿的护理常识等,从物质、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做好分娩准备。

  随着新生命的诞生,女性成为真正的母亲。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感知觉、语言和运动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初为人母,只有了解婴幼儿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必要的婴幼儿护理知识和方法,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保健措施,才能达到保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母亲要做好婴幼儿护理工作,必须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其一,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婴幼儿各阶段的生理指标、体征以及变化特点,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环境创设。其二,婴幼儿喂养与膳食配制。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了解膳食营养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科学设计食谱。其三,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的处理。了解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等。其四,婴幼儿预防接种。了解孩子自出生起需要接种的疫苗、不同疫苗的作用、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注意事项等。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他们的成长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家园共育或家校共育。在绝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母亲持有的教育理念、具备的教育知识和采用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母亲要做一位合格的家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儿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儿童观,“孩子全面发展,才能稳健地走好人生之路”的发展观,“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国家的未来”的亲子观,“树大并非自然直,要靠家校共培育”的教养观。[4]其二,知晓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知晓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其三,掌握家庭教育艺术。学会合理施爱、因势利导、言传身教、平等交流、善用奖惩等,在了解学校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个性化的补充教育。其四,扮演好家长角色。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心者、指导者、鼓励者和规范者,帮助孩子确立人生方向,发现真正适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发展领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古今中外也流传着无数的“名母教子”典故。学习母教典范,不仅能使母亲与众多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母亲角色的价值,乐于去做母亲,还能使母亲从具体的教子经验和生动的教子故事中受到启发,深刻感悟为母之道,做好母亲。母教典范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国内外优秀母亲的教子理念和经验,如“儿童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等。二是讲述古今中外经典的母教故事,如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退鱼”、“欧母画荻”的故事,国外爱迪生之母、居里夫人、斯托夫人等母亲的教子故事。当今社会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母亲在教子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这些极富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实践会给母亲更大的启发。

  母亲教育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定性、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教育时间的长期性,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要确保母亲教育的质量,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予以保障。一是实行母亲证书制度。在当今社会,有技术含量的岗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而以孕育生命、教育子女为职责的母亲上岗前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政府应规定女性生育前不仅要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还应接受正规培训获得“母亲证”。二是建立母亲教育管理机构。目前除幼儿园、中小学的家长学校外,母亲教育主要由孕妇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进行,质量难以保证。政府应明确由各级妇联或教育局负责母亲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组织和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母亲教育工作。

  我国目前实施的母亲教育多为公益,除部分医院开办的“准妈妈培训班”、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宣讲会等收取一些费用外,幼儿园、学校、妇联等部门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等活动多属于公益性质。高效运作的母亲教育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的前提下,母亲个人也可承担一部分费用,如颁发“母亲证”的教育培训可以适当收取学费。这样既能缓解母亲教育的经费压力,也能增强母亲对接受教育与培训的重视,更加珍惜受教育机会。

  母亲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岗前培训和孕期、婴幼儿、中小学分阶段的定期培训较为稳定而系统,能够使“潜母亲”、“准母亲”和“真母亲”掌握教育子女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全面提升母亲素质。专家讲座、家教咨询、家长会、读书会、经验交流等母亲教育活动也必不可少,因为活动形式灵活,内容广泛,有利于解决母亲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母亲的教育实践能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母亲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国目前实施的母亲教育是母亲自愿参加的,教育成效主要取决于她们的认识和自觉性。一些母亲意识差、母教认识不正确的女性会因各种理由放弃学习机会,即使参加母亲教育活动也是敷衍了事。所以,要真正发挥母亲教育的作用,提升母亲整体素质,实施母亲教育仅靠自愿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政府强制要求女性适时到各类母亲学校按规定接受一定时限的教育,毕业合格获得“母亲证”,这样才具有做母亲的资格。

  虽然社会对“通过母亲教育来完善母亲素质,提高母教质量,造就更多有用之才”已达成共识,妇联、学校等相关部门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母亲的教育与指导,但是整体看来,目前母亲教育仍处于自流状态,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适宜的教育形式、稳定的专业师资和相应的制度保障。

  政府应把母亲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创办各类母亲学校。母亲学校是专门的母亲教育基地,由母亲教育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主要承担母亲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母亲学校以传授系统的母亲教育知识、提高母亲素质、培养合格母亲为目标,应有涵盖母亲教育内容体系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母亲教育评价制度等。为保证各类母亲的受教育时间,集体教学可安排在休息日,也可试行母亲带薪休假学习制度。

  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母亲的家庭教育需求,依靠发动社会各部门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母亲教育讲座是易行而又有效的途径。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可面向准母亲举办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讲座;幼儿园、中小学可依托各自的家长学校举行不同专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各级妇联和教育局还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根据母亲需求因时因地举办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为母亲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用的教育方法,促进母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扩大母亲教育的影响力,使更多的母亲参与,母亲教育管理机构要借助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各类家长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母亲教育活动。通过亲子互动、家教沙龙、母亲读书会等活动,加强母子间、母亲间的交流体验,激发母亲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现场咨询、专家家访等活动,解决母亲教育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母亲的育儿实践能力。通过教子故事征文、优秀母亲评选等活动,推广母亲教子经验,弘扬母亲精神,实现母亲的共同成长。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除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进行家庭教育宣传与指导外,建立以优秀育儿网站为载体的网络学习平台已成为必然。[5]借助网络平台,可以精选优质家庭教育课程,引导母亲自主学习;可以上传育儿故事和家教经验,为母亲提供交流互助的空间;可以开设教子热线和咨询专区,及时解答母亲的教子难题。建立母亲教育网络,不仅使母亲教育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让母亲教育更加便捷和个性化,增加母亲教育的广度和效度,有利于母亲群体素质的提高。母亲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科学规范地实施母亲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母亲素质和母教水平,有助于造就数量足、质量高的新生一代,促进家庭和谐和民族振兴。

  [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132.

  [3]王秀丽,李群.山东省母亲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139-142.

  [4]张桂敏,李群,李连英.现代家庭教育导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3.

  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健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母婴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多年来,苏州市的母婴保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全市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5年荣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为苏州建设健康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1)健全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全市建立了由市专业机构牵头,各市、区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纽带,医疗机构产儿科和保健科、厂矿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全市母婴保健服务的三级网络。

  (2)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2000年全市建立了新生儿转运系统,解决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治疗护理的难点,弥补了部分基层医院产科危重新生儿抢救能力的不足。至2006年底,全市共转运危重新生儿2033例,新生儿死亡率由转运前1999年的6.24‰下降到2006年的3.0‰。

  (3)加强母婴健康临床救治。政府投入6000万元,新建了市中心血站,实行24小时供血制,满足各医院抢救的需求。加强了急救体系的建设,在国内首创120/110并网院前急救模式,全市已设立16个院前急救站,有急救车辆29辆,急救半径缩短至8000m以内,5~10min可达急救现场。

  (4)发挥市母子医疗保健中心的指导作用。市政府投入1亿元重新组建了市母子医疗保健中心,配备了一流的母婴保健设备,在空间布局和内部装修上,充分考虑妇女儿童的特点人性化的服务要求,营造了环境优美、充满现代化气息和亲情温馨的氛围。

  1.2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内容:(1)实施母亲安全工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主题,以政府为主导的母亲安全工程在苏州市全面启动,在全市宣传“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理念。

  其工作重点:一是实行陪伴分娩,增加医疗关怀和保健措施,给予心理疏导,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妇出血,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二是加强孕期管理。严格执行《苏州市围产保健常规》,运用生育健康电子监测系统,建立孕妇健康档案,实施孕产期全程监测,按需提供服务。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时处理异常妊娠,对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促进良好转归。(2)确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实施集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休养为一体的家庭化产科护理

  (FCMC)模式,实行完全的单人产房分娩,建立家庭化产科护理系统。(3)实现保健工作与临床治疗的紧密结合。坚持医院临床与家庭护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分娩后的母婴随访服务。积极拓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开展了儿童心理卫生、语言障碍矫治、产前运动训练、产后康复训练、婴儿抚触和新生儿游泳等项目,进行高危儿早期干预,并根据儿童发展的新理念,建立了儿童发展部,实现了临床与保健紧密结合。

  1.3制定了完善的工作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学习和引进国内外母婴保健工作经验,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完善了母婴保健工作的服务环节、服务内容、监督评价等各项规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苏州市母亲安全工程行动计划”等。这些规范、制度的制定,有利地保证我市母婴保健活动顺利开展。

  2.1创建了爱婴医院: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全球的爱婴行动规划,我市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到1996年,184家设产科的医院全部建成了爱婴医院。在全市爱婴医院创建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爱婴市。

  2.2建立了儿童发展园地:为适应苏州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参照美国儿童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创建了儿童发展园地。园地为0~3岁儿童提供触摸、观察的实物,让孩子们有自己动手和探索未知的场所,促进儿童早期的体能、智力、认知、语言、思维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

  2.3母婴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截至2006年底,全市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8.63%,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8.04%,全部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合格。女性人均期望寿命由1990年的76.45岁提高到2006年的81.31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37.17/10万下降到2006年的4.30/10万(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13.76‰下降到2006年的2.85‰(户籍人口)。

  母婴健康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将母婴健康活动列入日常工作的内容,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活动的开展和取得成果提供政策保证。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母婴保健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1996年,在爱婴市和爱婴医院的创建工作中,全市共投入2600万元。为加强母婴保健专业机构的建设,苏州市及5个县级市共投入基本建设经费1.5亿元,改善了专业机构的服务硬件建设。

  在政府的协调下,宣传、教育、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妇联、工会、财政、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母婴健康活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是取得成果的有力保证。

  (1)建立了完善的指标体系。重点指标为人口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一般指标为孕产妇保健管理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合格率等。

  (2)采用了科学的评估方法。采取政府评估与卫生专业评估相结合、定期考评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制定干预措施。

  (3)建立了跟踪督查制度。针对母婴保健评估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落实整改工作,并对整改结果实行跟踪督查,确保了全市工作的同步推进。

  根据母婴保健工作的重点,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工作水平。在爱婴医院创建期间,全市各级产儿科医护人员接受培训率达98%,每人接受培训时间达18学时。

  针对母婴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15年中,全市共发放母婴保健宣传资料100万份,开展大型市级宣传咨询活动近百次,组织专家在电台进行专题讲座150次,与电视合进行了母婴保健知识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知识竞赛等,扩大母婴健康活动的社会影响。

  我们深感,母婴健康活动是提高母婴生命和生存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发病率、保障母婴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妇女是人类的母亲,健康是人类的基石,母亲的健康是人群健康的基础,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关系到整个人群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

  苏州市母婴健康活动体系的建立,反映了苏州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逐步探索了母婴健康活动的方法,积累了母婴健康活动的经验,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实践例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健康聪明从零岁开始,我们的护理模式和目标也不断地向关爱和人性化发展。婴儿水疗是指在特定水质(仿羊水)、水温和专业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指导下,让宝宝在仿羊水中自主的安全运动。目前研究认为,婴儿水疗有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加睡眠等作用。我院自2008年2月至今,对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产儿80例实施新生儿水疗及抚触疗法,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正常出生的足月正常产婴儿,胎龄均为37~40周,体重2500~4000g,出生1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无窒息史,无存在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无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感染等。均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亲无合并其他疾病,营养好,乳汁分泌充足,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

  1.2 实施方法 按四川省生殖协会印发的“新生儿水疗保健培训讲义”及相关文献介绍的新生儿水疗操作要求进行水疗配合抚触[1]:于新生儿出生后24h给予每天1次15~20min的水疗。设定室温 28℃,水温39℃~40℃ ,水深以新生儿足底不能触及为准。选择合格的专为婴幼儿设计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并加入模拟母体羊水性质的溶质,起到平衡渗透压,营养新生儿皮肤,保持皮肤pH值的稳定及消毒作用。水疗时,常规为新生儿脐带贴上防水脐贴,以防感染。水疗后,由专业护理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抚触5~10min。

  2.1 水疗抚触前的准备工作 水疗及抚触前半小时停止进食,将室温控制在3 8℃左右,出生10天内 的新生儿脐部应贴防水护脐贴。检查游泳圈的安全性,套上后检查下颌部是否垫托在颈部,入水前让新生儿先适应水中的温度与环境,然后将新生儿逐渐缓慢的放入水中。为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池内用专用一次性塑料袋,并做到1人1池水。

  2.2 加强与新生儿之间的交流 待婴儿水疗完毕将游泳圈拆下,用消毒浴巾擦干全身,注意保暖,取下护脐贴后要进行脐部消毒。然后用润肤油擦于手掌进行抚触,抚触过程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并用柔和的语言与宝宝说话。可让父母共同参与,一起当新生儿的教练,但全过程需有专业人员监护。

  2.3 加强水疗及抚触的知识宣教 对婴儿的母亲进行水疗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出院时进行母亲水疗的知识考核,出院后由母亲继续每日1~2次的水疗。医务人员第30天随访,检查水疗的情况,母子沟通形式记录是否完整并鼓励母亲每日2次水疗。

  21世纪医学模式已发生转变,除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智慧,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均健康。婴儿水疗基于对新生儿以及婴儿生理、心理的研究,提倡婴儿父母、医护人员对婴儿施行早期水疗,方法简单,投资小,不需要过高的条件,只要爱心和耐心,无疑将会促进我国婴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对正常婴儿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早期智力的开发,提高人口素质,而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及目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医学—社会—心理方面转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3.1 水疗与抚触的机制 水疗时迷走神经兴奋,全身及双腿运动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同时抚触(尤其是腹部运动)加速肠蠕动从而加快胎粪排出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尽早排除糟粕,吸收更多初乳,弥补新生儿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尽快恢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吸吮能力弱,进食量少,胎粪、尿液排出, 汗液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丧失等原因造成的体重下降。新生儿在水中协调运动,由水波、水压带来的循环系统和骨骼肌系统兴奋,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促进代谢,增强食欲;水疗时由于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增加新生儿哺乳量,能缩短生理性体重减轻的恢复时间[2]。同时,水疗刺激新生儿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还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新生儿较全面地吸收营养,促进体重的正常增长和身体发育。 水疗对新生儿在宫内长时间的被动姿势给予纠正并辅助活动,同时配合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也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可以使新生儿的胎便早排,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使生理性体重下降迅速恢复,这无疑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较大益处,值得推广。

  3.2 水疗与抚触可以促进婴幼儿行为与潜能的发展 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游泳水疗及抚触如同“体育早教”,可促进新生儿智能和体能的发育。观察中发现,新生儿水疗及抚触后,其睡眠特别安稳、充足,也为神经中枢的良性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新生儿游泳作为对婴儿的一项综合的不添加额外药物或治疗的手段,能使新生儿得到最自然的活动,使出生正常的新生儿尽快适应陌生的外界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在行为神经发育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新生儿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3]。 根据胚胎学基本原理,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以将所有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4],从而可以刺激神经及其他系统的发育。

  3.3 水疗可以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社交能力、自知能力属于情感智力,即情商。情商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智商不一定成功。研究表明,成功与否,20%取决于IQ(智商),80%取决于EQ(情商),EQ高有快乐积极的人生观,成功几率大大提高。早期婴儿水疗,密切的亲情交流,亲子互动是孩子情商发育的最关键要素,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5]。因此,现在有一个科学的说法:皮肤是感觉器官,也是情商器官、社交器官,从另一方面说出了水疗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新生儿水疗及抚触是通过特定的水温、水质让温和良好的水刺激皮肤,通过感觉器官传导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使胃肠道的激素分泌增多,食欲增加。同时让婴儿在水中自由的活动可增加内脏和肌肉的活动强度,有利于食物的充分吸收,也能促使胎便的及时排空,对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有改善及治疗的作用。另外,水疗与抚触符合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具有安全感,得到身心的抚慰,减少烦恼与哭闹。有利于正常睡眠的建立,并使生长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增加。这样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会有所减少或不明显。在活动过程中父母通过目光、语言、双手的肢体交流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加宝宝的亲情交流,孩子在新生儿期就有良好的应答反应,并有益于孩子情商与智商的发育。

  1 詹莉OS同步感觉组合k-6激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水疗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

  2 赵金瑞.抚触及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护理研究,2004,18(7):101-102.

标签:母婴知识

推荐资讯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86 0000 88888

微信咨询
新利体育
返回顶部